【雜記】環狀線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月 27, 2021 不常搭環狀線,因為謝益正考上升官等特別來板橋聚聚吃飯。以前沒那麼留意搭乘時間,這次遲了些時間出門,還比預期時間早約5分鐘到,蠻意外的。在家裡看個爛港片(生死線),吃他特別高價買的和牛,還是不錯啦。終於明年換我考試,因為考績的關係晚了幾年,今年希望能慢慢抓回讀書的感覺。這傢伙三月要在桃園辦婚禮,不過近期桃園醫院疫情大爆發,能不能如期舉行都還是問題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感冒 5月 12, 2011 喵的熱 。 真的很熱很熱很熱。 因為很熱,然後我又很愛地球,所以目前我都還沒開冷氣,都只開電風扇睡覺(我是環保小尖兵)。 不過還是太熱了,我依然 睡不著 ,總覺得很像在學校。 可能是 吹了一整晚 的電風扇,所以我就著涼了。 很難取捨。 就跟國光石化要不要蓋一樣很難取捨。 感冒之後依然要去圖書館讀書。 每天圖書館的側門口都會有很多老人和菲傭搭檔在一起,菲傭機哩哌啦的很吵,吵得我 受不了 。 BUT老人總是很可憐,管子插了一大堆,彼此似乎不能互相聊天,只能傻傻地坐在輪椅上。 《異變13秒》裡面說到,現代國家為了使人民方便,所以做了很多設施,但也因為了這些設施,讓每個人都擁有獨自生活的能力,所以,越是都市,個人越是孤獨。 我們已經可以把照顧父母的責任很合理的轉移給他人,尤其是陌生人。 希望有幸活到那麼老時,還能夠像現在一樣活蹦亂跳,還能去義大利當 刺客 ,還能去法國看一下彼得綠堡長什麼樣子,偷吃他們的葡萄。 閱讀完整內容
【電影】致命遊戲 The Game 4月 17, 2021 Netflix上除了自家電影外其他更新都算慢的,但老電影不時也會更新,意外能挖到一些寶。 致命遊戲導演是大衛芬奇,小時候沒那麼懂,長大後慢慢看回去才發現這位導演的厲害。 閱讀完整內容
【雜記】斷捨離 1月 01, 2019 斷捨離(日語:断捨離、だんしゃり),即「斷絕不需要的東西;捨去多餘的事物;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」大意上是將自己不需要的人事物給去掉,讓生活更有效率。由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,被選為2010年度日本的流行語。(摘自維基百科) 不過我從沒看過相關的書就是,只有快速翻閱一本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,不過我猜觀念應該是相近的。 這算是過去2018年佔領我的生活新的觀念。很早就知道有這種想法,在2018才有開始逐步執行及有感的成效。 這一年實施的成果自己還蠻滿意的。 現在購物前會多一層思考而更為謹慎,至今的收穫是衝動消費的次數降低、更能認識自己需要什麼,不需要的是什麼、買了之後未來會如何使用等。同時也更珍惜和認識所買的東西。 過去看到網拍特賣會很手滑的買下去,現在雖然還是會逛網拍(上網時邪惡的廣告會一直跳出來),可是購買意願就降低很多,腦袋會跳出一個購買後使用的畫面、使用頻率高低的計算…,難免還是會衝動失守,但自認已進步很多。 看過一個youtube說人會喜歡特價品大多是被價差的喜悅吸引而不是物品本身,推動你購買的是價差,幅度越大越難控制自己,不過即使腦袋知道,這種慾望還是很難克制住,只能繼續鍛鍊了。 目標的極簡風 生活上環境也更趨於簡單,囤積的物品變少,過去常會有留之無用,棄之可惜的物品,實施斷捨離漸漸就知道這些東西未來使用的頻率是多少,能留還是不能留。丟掉一件多少有用的東西相信多數人還是有罪惡感,但越了解自己,就越能清楚的知道留下的物品對於自己的價值,增減物品時也會更果決及效率。 可能是生長環境的影響,我媽就是很喜歡囤積物品的人,小時候覺得是節儉,現在就覺得是累贅,要丟一件物品都像是要她的命,不過生活習慣不同也不能強求。 東西少成這樣要怎麼生活也是個謎 加入了FB的斷捨離社團也有看到很極端的例子,例如:衣櫃只留兩三套衣服、褲子、內衣,一件外套或是大衣,傢俱只剩一張床一個衣櫃的也大有人在,是還不太能想像這種生活啦,過於極端還是會影響到周遭的人與生活。 不管想執行什麼想法、觀念都是循序漸近,和自己共同生活的人溝通,要求自己而緩緩影響他人,對方無法接受時也不強求。很多人都想改變社會,但其實改變自己、提升自己就是改變社會最好也最快的方式。 2019目標是能漸漸向北歐極簡風邁進,...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
張貼留言